挡圈在轴承中的作用
挡圈是轴承系统中用于定位、限位与防护的关键辅助部件,通过机械结构约束实现轴承与关联部件的稳定配合,核心作用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精准定位轴承轴向位置。在轴或轴承座的装配中,挡圈(如轴用弹性挡圈、孔用弹性挡圈)可卡在轴的环形槽或轴承座的孔槽内,直接抵靠瓦轴轴承内圈或外圈端面,限制瓦轴轴承沿轴向窜动,确保轴承在工作中始终处于设计位置,避免因轴向位移导致的传动偏差,尤其适配空间紧凑、无需复杂定位结构的场景(如小型电机、齿轮箱)。
二是辅助承受轴向载荷。当轴承系统承受较小轴向载荷时,挡圈可与轴承端面配合,分担部分轴向力,减轻轴承自身的轴向承载压力,避免轴承因轴向载荷过载出现早期失效;同时,挡圈能防止轴承在启动、制动等工况下因轴向冲击力产生位移,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
三是简化装配与降低成本。相比轴肩、螺母等定位方式,挡圈安装无需加工过长的轴段或复杂螺纹,可减少零件加工工序;且挡圈重量轻、结构简单,能降低整体装配难度与设备制造成本,尤其适用于批量生产的中小型机械(如家用电器、小型传动设备)。
四是防护轴承与优化空间。部分挡圈(如防尘挡圈)可贴合轴承端面,阻挡外部灰尘、杂质进入轴承内部,同时减少内部润滑剂泄漏,保护润滑环境;此外,挡圈厚度薄,能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轴承定位,避免因定位部件过大占用额外安装空间,适配紧凑化设计的设备(如汽车变速箱、小型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