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类工况的轴承换脂周期
轴承润滑脂更换周期若仅凭经验设定,易出现 “过度更换浪费成本” 或 “更换滞后引发故障”,以下结合 3 类典型工况,给出精准的换脂周期与判断方法:
常温轻载工况(如办公室打印机、小型通风机),换脂周期可设定为 6-12 个月。这类设备轴承转速低(<1500r/min)、温度稳定(<40℃),润滑脂消耗慢,可通过 “外观判断法” 确定是否换脂:打开轴承端盖,若润滑脂仍呈均匀膏状、无发黑、无杂质,可延长至 12 个月更换;若出现油脂干结、颜色变深(呈褐色),需立即更换,更换时需彻底清理旧脂,避免新旧脂混合影响润滑效果。
中温中载工况(如普通电机、传送带),换脂周期为 3-6 个月。这类设备瓦房店轴承温度在 40-80℃,转速 1500-3000r/min,润滑脂会因温度升高逐渐老化。可通过 “温度监测法” 辅助判断:若轴承运行温度较平时升高 5-10℃,且排除安装、载荷问题,大概率是润滑脂失效,需提前更换;更换时选择与原脂类型一致的润滑脂(如锂基脂),填充量为轴承内部空间的 1/2。
高温重载工况(如窑炉风机、矿山机械),换脂周期需缩短至 1-3 个月。这类设备轴承温度>80℃,载荷>10kN,润滑脂老化速度快,且易因粉尘、水分污染失效。需采用 “定期检查 + 按需更换” 模式:每周打开轴承密封盖检查,若发现润滑脂出现碳化(呈黑色硬块)、乳化(呈乳白色),需立即更换;换脂时选用耐高温润滑脂(如聚脲脂),并清理轴承内部杂质,必要时更换密封件,防止污染物再次侵入。
无论哪种工况,换脂后都需空载运转轴承 10-15 分钟,确保润滑脂均匀分布,同时记录换脂时间与轴承状态,形成维护台账,避免漏换或重复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