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维护常见误区与科学保养指南
轴承作为机械设备的核心传动部件,其维护质量直接影响设备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但实际维护过程中常存在诸多误区,导致轴承过早失效。
常见误区主要有三点:一是润滑脂添加过量,认为 “多润滑更耐用”。实际上,过量润滑脂会增加轴承内部摩擦阻力,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润滑脂氧化变质,同时可能引发轴承温升过高,反而缩短使用寿命。正确做法是根据轴承型号和转速,按说明书要求添加适量润滑脂,一般填充量为轴承内部空间的 1/3-1/2。二是忽视清洁工作,在安装或维护时不清理轴承及安装部位的杂质。杂质进入轴承内部后,会加剧滚动体与套圈的磨损,形成磨粒磨损,严重时可能导致轴承卡死。因此,维护时必须确保工作环境和零件清洁,安装前需用专用清洗剂清洗轴承。三是未及时更换老化润滑脂,许多用户仅在轴承出现故障时才维护,忽视润滑脂的定期更换。润滑脂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氧化、老化,失去润滑效果,通常需根据使用环境温度和工作强度,每 3-6 个月更换一次。
科学的保养流程应包括定期检查、规范润滑和及时清洁三大环节。定期检查时,需关注轴承的温度、振动和噪音变化,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振动检测仪实时监测运行状态;规范润滑要选择与工况匹配的润滑脂类型,控制添加量和更换周期;及时清洁则需在每次维护时彻底清除杂质,确保轴承内部清洁。通过建立完善的维护体系,可使轴承平均使用寿命延长 50% 以上,显著降低设备故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