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轴承故障之—润滑不良和锈蚀
轴承的平稳运转离不开润滑。润滑失效是导致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主要有润滑脂干燥、润滑脂污染、润滑不足或过量润滑等。原因上,油脂干燥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温度超出了油脂的耐受度,或者是长时间不换而造成的;油脂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安装过程中的清洗不干净(例如轴颈上有油污、杂质等),或者是由于密封件的损坏,使外界的灰尘和水汽混入其中;润滑不充分可能是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润滑,或者是润滑道被阻塞了,其表现为运转中有摩擦的声音。润滑过度是指注入的润滑油量超出了轴承内腔体积的1/2-2/3 (中小尺寸轴承一般只有1/2),从而增加了润滑脂的搅拌阻力,降低了散热效率。其主要特征是:轴承温升过快,运转时发出“闷响”声;严重时,油脂炭化,伴有刺鼻臭味;轴承内各部位由于得不到润滑,很快就会磨损甚至卡住。
腐蚀瓦轴轴承内、外环及滚动体的金属表面为主,有化学腐蚀和电化腐蚀两种腐蚀形式。化学腐蚀主要是由于轴承长时间处在潮湿的环境中(如室外水泵电机、食品加工车间电机等),或者清洗过程中所用的溶剂(如汽油、煤油等)没有充分挥发,残余的液体与金属表面进行氧化,生成红棕色的铁锈。电化学腐蚀是指不同的金属零件如电机轴和端盖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从而引起金属离子的迁移而形成的锈斑。另外,如果在工厂中使用了防锈油,或者在安装后没有进行润滑,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腐蚀。其主要特征是:轴承表面生锈、旋转“卡滞”、运转噪声增加;滚道、滚动体等部位的腐蚀,将加快疲劳脱落,降低使用寿命。